(6分)芬兰发明家马蒂·努尔米亚发明了一种中和处理二氧化碳的新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中分离出来,放入含有长石成分的水溶液里进行中和处理。在反应过程中,长石的成分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会生成一些有用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用作生产铝的原材料和玻璃制造业。其主要流程可示意如下:
(1)发明家将CO2从火力发电厂的烟气中分离出来,通入含有长石的水溶液里吸收,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样做的意义是 ;
(2)长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60%。长石主要包括钾长石
、钠长石
、钙长石(
)。若钙长石吸收
的反应方程式为:
请模仿钙长石,写出钠长石吸收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若A的pH小于7,试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溶液M中的溶质为 ,B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则B为 _ ;操作③主要目的为 。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1个氮气分子;
(2)2个钠离子;
(3)1个S原子;
(4)1个铵根离子;
(5)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6)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 b。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能转化为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②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X的化学式:。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测定水的酸碱度。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看到上侧漫画,你的感想是:。(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燃料和食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
①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这些化石燃料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上述燃料中通常被称为“清洁能源”的是。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举一例)
(3)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
①对野炊有经验的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制的;(填字母)
A.金属B.陶瓷 C.塑料
②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
③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样;(填字母)
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④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分子(C17H14O6)中含有个原子;
(2)黄曲霉素(C17H14O6)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黄曲霉素分子中(C17H14O6)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个数比为;
(4)黄曲霉素(C17H14O6)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15.7g黄曲霉素中含有g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