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X→2Ag2S+2H2O,X的化学式为
A.H2 | B.S | C.O2 | D.SO2 |
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用自来水养鱼时,残留在水中的氯气会对鱼造成危害,常加入大苏打来除去水中的氯气。下列有关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叙述错误的是
A.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 B.大苏打由三种元素组成 |
C.大苏打中钠、氧元素质量比为23:24 | D.大苏打中含有O3分子 |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
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 |
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
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
D.乙是氧化物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溶液 |
D.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氯化钾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