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杨 凡
①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性世界的媒介时,大脑就会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②脑科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
③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可见,仅通过5天的训练,互联网新手大脑皮层前部的神经回路就被激活了。
④实验证明:从事某个特定活动的频率越高,神经通路负责执行这项活动的能力就越强。如果反复刺激同一区域,那个区域的神经回路将变得兴奋。后来的实验也证明:如果你忽略其他区域,其他神经回路将会相应变得衰弱。由此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频率。
⑤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网上阅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使用大脑的方式,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
⑥伦敦大学用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⑦即使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⑧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教授曾发现,结婚时间长的夫妇会依赖对方做自己的“记忆库”。科学家把这称为“交互记忆”。交互记忆是“外部记忆库”,就如同人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会向专业人士请教一样,而现在,互联网也成为交互记忆的一种途径。
⑨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选自《发明与创新》)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网络改变了我们大脑的哪些方面。
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文。
帕瓦罗蒂的“椅子观”
陈鲁民
①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去世了,人们纷纷在怀念他,怀念他那响遏行云的歌声,也怀念他不懈奋斗的一生,我不由地想起了他的“椅子观”。
②帕瓦罗蒂生前在回顾自己走过的成功之路时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我说:‘孩子,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③“经过反复考虑,我选择了唱歌。于是,经过七年的不懈学习,终于第一次登台演出。又用了七年,才得以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七年结束时,我终于成了歌唱家。要问我成功的诀窍,那就是一句话:请你选定一把椅子。”
④“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
⑤森林里有一种鼯鼠,能飞但飞不远,能爬树却爬不快,能挖洞只是挖不深,看着是一身本事,却都不大管用,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吃亏就在于没把一门技术学精。同样道理,贪心的猎人要追向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所以老百姓说“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一个人业余爱好尽可广泛些,但干事业则一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选定一把椅子”,然后聚精会神干下去,做到“术业有专攻”。
⑥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大建树者,无不如此。李时珍选定的是采集中药治病救人的“椅子”,莱特兄弟选定的是造飞机这把“椅子”,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他们都成功了。尽管一开始他们并不被人看好,尽管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可世界上哪有不付出代价就轻易成功的好事呢?
⑦当然,“选定一把椅子”,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椅子”,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哪一把更适合你,却要认真思量,精心挑选。譬如帕瓦罗蒂,他从小就声带好、音域宽、乐感强,父亲和老师都认为他是唱歌的料,因而朝着这条路走下来,就比较容易成功。一旦选定“椅子”,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为坐稳坐好这把“椅子”而努力奋斗,像帕瓦罗蒂那样,用一个又一个七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⑧人生苦短,应当心无二用。当我们在欣赏帕瓦罗蒂留下的穿云裂石的美妙歌声时,也请记住他宝贵的人生经验——“选定一把椅子”。下列句中的引号与第①段画线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
A.所以俗语有“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等。 |
B.有个关键因素,就是“椅子”一定要选准选对。 |
C.巴尔扎克选定的是写小说这把“椅子”。 |
D.才有了《我的太阳》那样绕梁三日的“金石之音”。 |
阅读第⑤⑥段,回答问题:
(1)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帕瓦罗蒂的“椅子观”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文本文论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B.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第⑦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文的论述在思路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阅读下文。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
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
B.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也必须勤奋苦读。 |
C.作者反对“过目成诵”和“无所不诵”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
D.作者认为《史记》中最值得“反复诵观”的只有《项羽本纪》 |
阅读下文
潜浮
⑴小说稿子写出来以后,我找到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舰队司令。倒不是拍马屁,手头这部反映潜艇部队的东西,得以写成,这位中将确实帮了不少忙,有他说句话,体验生活、采访乃至创作便都遇上了绿灯。其实,他并不是对我情有独钟,钟情的是他钻了二十多年的潜艇。
⑵中将破例在家里给了我一个小时,谈他连夜看完稿子后的看法。昨晚他翻了大半夜的身。老伴在一边表示了对我的不满,于是我非常感动,连忙掏出了笔记本。
⑶临到谈话结束,司令顺手又翻了翻稿子,再合上,看一眼而后不经意地问:就用这个标题?我点了点头。对这个题目我是非常得意的——《沉浮的国土》,拿这个来比我们的潜艇,最贴切不过了。我提个建议,能不能把这个沉字改成潜字?司令依旧是随意说说。
⑷我没有吱声,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还是用沉字好。
⑸潜字也不错,让人一下子看出写潜艇的。‛
⑹我沉默着。大概是见我没有点头,他又说:我这只是参考意见,还是你们作家定吧。
⑺我也赶紧说:我回去一定认真考虑首长的指示。
⑻不是指示,是意见,仅供参考。司令更正道。
⑼话虽这样说,回去后我还是费心思琢磨了半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用‚沉字比潜字好。首先潜浮不符合一般读者的语言习惯,拗口。用‚沉‛字感觉上比较凝重,不仅表现了潜艇的运行状态,也喻示了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换了潜,是可以很快让人明白写的是潜艇生活,但这恰恰是小说题目的大忌,没有了悬念和想像的空间,自然失去了应有的诱惑力。而且文学味和作品气势也要受到影响。
⑽我把自己的意见给出版社的编辑说了,他也有同感,还说:要是真依他改了,没准书的征订数要下降。看来,只能用原来的题目。可是,司令那儿怎么交代呢。编辑笑了:你也真是个实在人,你以为他那么大一个司令整天闲着没事,老是惦着你这个题目呢?他那样说,不过是表示一下对创作的关心,再则,也显示一下他在这方面不是外行罢了,这种事兄弟见得多了。你放心好了,他在军事上是天才,在文学上就比你差远了。
⑾于是我有些脸红,觉得自己过于自作多情了。是呀,一个舰队那么多兵那么多舰艇,每天有多少事他都忙不过来,哪里还会有空惦记着我这本书的题目?退一万步,即使他果真还记得,不改也没什么了不得,他不是说仅供参考吗?原来还想多让几个人看看提提意见,算了吧。就这样,稿子进了印刷厂。
⑿大概是半个月之后,编辑突然来电话,说小说的题目变了,沉字改成了潜字。我吃了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司令亲自给出版社的头头打了一个电话,就是为题目上的那个沉字。他依旧是提出了那个参考意见。可是社里却不敢不认真地‚参考‛,马上通知改变书名。
⒀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老头子会在这件事上较上劲,何苦呢?这么大的首长,这样干未免有些太那个了吧?终于我明白了:他开了口,我却不尊重他的意见,事情虽小,却确实有个面子问题。只是他这样做……
⒁我也是个有个性的人,自此再也没去找他。书出来了以后,也没给他送。当然,出版社自然会给他寄的。看着这封面上的那几个字,我心里总像塞了什么似的。
⒂半年后,一位潜艇艇长到北京出差,顺便来看看我。他说那本书他们都看了,都反映说不错。还说,他们的老首长,舰队司令都说这个作家怎么不见了,连书也不送一本来。首长惦着你,你有机会到舰队去看看他。他说。
⒃他这么一讲,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激动就把改题目的事讲了出来。
⒄‚当然是用潜了。你知道不知道,自从一次潜艇触礁下沉后,潜艇兵都不再说沉字,就像舰艇兵吃鱼时不说翻过来、航空兵不说一路顺风一样。舰长说。
⒅我一愣,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幸好没用那个沉字!
⒆‚他怎么不跟我讲明呢?‛
⒇‚你也不想想,这些忌讳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那么大的首长,怎么能说呢?‛请概括相关内容,填在划线处
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司令提出将题目中的“沉”改为“潜”——→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编辑与我有同感,打消了我的顾虑——→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司令的做法使我心里很不舒服——→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沉浮的国土》这个题目的“文学味”(第⑨段加点词)具体体现在哪里?
将第⑾段中的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
(1)第⒅段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听了第⒇段艇长的话,“我”又会想些什么?对于司令这一人物形象,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司令性格固执,对潜艇和海军,情有独钟。 |
B.司令执着较真,体察官兵心声,令人尊敬。 |
C.司令爱憎分明,维护海军声誉,树立威信。 |
D.司令和蔼可亲,能够宽容他人,深受爱戴。 |
司令想为自己的后半生写一部自传,确定的书名是《游泳》。能完成下面的题目。
(1)司令说“游泳”二字是有出处的,出自《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司令的自传《游泳》再加一个副标题。
(3)司令在自传中打算详细写一写那次潜艇触礁下沉的事,引来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不应该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认为应该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
竹子的“私密生活”
⒈近年来世界森林面积正迅速减少,可竹林的面积却不降反升,被称作第二森林。竹产业作为绿色黄金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关于竹产业的一句话也十分有趣:年产十亿竹产品,不少竹海一根竹。
⒉竹子究竟怀有怎样的绝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注目与期许?答案都藏身在这些青翠植物少为人知的‚私密生活‛中。
⒊超快的生长速度,便是竹子令人感兴趣的‚私密‛之一。一棵树长成10米高,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要约50天。
⒋竹子虽然看起来很像树,但它的生长方式和树截然不同。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植物生长比喻成修建大楼的话,那么普通的树木就只有顶层一个施工点,可竹子却有很多施工点,每一个竹节都是一个生长基地,这些工地一起施工,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竹子这座大厦建立起来。
⒌不过,一个有趣的疑问是,同为禾木科的小麦、玉米也都有类似的生长方式,那么为什么这些植物不能像竹子那样,最快时一昼夜长高2米呢?2012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科学研究者们找到了其中的重要秘密——竹节间分生组织的细胞不仅分裂快,而且伸长的速度也快。这意味着竹子要在短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能量,对植物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趣的是,竹子是天生的伟大战略家,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竹节间不仅云集了大量的植物激素,还聚集着大量的唐以及分解糖的催化剂——酶,这些能量像是骆驼的驼峰,汽车的油箱,为竹子的‚狂飙生长期‛提供了充足的后援。
⒍竹子不仅生长迅速,还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秘密‚靠山‛就埋藏在苍翠竹林的地下,那就是少为人知的竹鞭(地下茎)。它们不仅为快速生长的竹林储存和提供大量养料,也是扩张竹林领土的核心力量。
⒎竹鞭是特别高产的。据统计,在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株竹子,通过其地下茎的延伸及发笋成竹,不需要耕地播种,一二十年就能发展到数万根,这真是令人吃惊的数字。因此,在合适的经营和砍伐计划下,竹林不仅‚砍不败‛,甚至会越砍越兴盛。以井冈山地区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里虽然砍伐了海量的竹子,但毛竹林仍以每年3%的速度在递增。比起地上青翠挺拔的竹竿,盘根错节的竹鞭不容易被利用,因此很少被人关注,如深藏功与名的隐士,默默支撑起伐不败的竹产业。
⒏竹子的这些小小‚隐私‛,展示了它的巨大潜力——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木材稀缺的今天,‚以竹伐木‛已被视为一条光明坦途。竹林作为‚第二森林‛,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与第①段画线句意思一致的是()
A.只要年产十亿竹产品,就会不少竹海一根竹。 |
B.因为年产十亿竹产品,也会不少竹海一根竹。 |
C.即使年产十亿竹产品,所以不少竹海一根竹。 |
D.虽然年产十亿竹产品,但却不少竹海一根竹。 |
第⑦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完成下面的题目。
(1)竹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纵观全文,说说竹林为什么被称为“第二森林”?
阅读下面语段(28分)
孩子,我在等你犯错
孙道荣
①我问儿子,今天偷看电视了吗?
②暑假,我们规定,你白天不许看电视。你却故zuò轻松地回答说:“没有哇。”我盯着你,又严肃地问:“真的没看吗?你要诚实地回答我”。你低下了头,接受完惩罚,怯怯地问我:“爸爸,你是怎么知道我偷看电视的?怎么每次我一犯错误,你就能抓住我,好象总是在我身边似的。”
③其实,下班一回到家,我就悄悄摸了下电视机,机身是热的。这个秘密,我当然不能告诉你。但是,孩子,有一点你说对了,每次你犯错误的时候,我都会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你身边,孩子,
!
④一岁的时候,你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忍不住摸摸,玩玩。我们一再告诉你,爸爸喝的热水杯是不能碰的。但有一天,我故意将杯子放在你张够得着的地方,你兴奋地用手去摸那只充满了诱惑的杯子,结果,你的粉嫩的小手被杯子很不客气地烫了一下。你痛得哇哇大哭。我一边抚慰你,一边告诉你,这个世界,有很多杯子一样的东西,我们需要它,但是,弄不好它也会伤害我们。我不知道我说的话你有没有明白,但此后很长时间,你都不再乱碰杯子,直到你学会先用手背去试探一下温度。
④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总是伴随着错误。我牵着你的手,来到了室外。灿烂的阳光,似乎专为了欢迎你。我悄悄松开了你的手。没走几步,你就被地上一块凸起的小砖头给绊倒了。你哭了,我将你扶起来,指着那块小砖头,告诉你,走路时要避开它。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刚学会走路,只会看天,不知道看路;我也料到你一定会被它绊倒,因为你还不会绕过它。即使不是这块砖头,也总有其他砖头,将你一次次绊倒。你被绊倒了,摔痛了,你就会从此记住,路上的石头是会绊脚的。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生当中,我们会遇到多少这样的石头啊。天知道我们要摔多少跤,才会真正长大。
⑥你终于可以自己满世界地跑了。有一年冬天,小区里的水池刚结了冰,你就尝试着想从冰上走。那么薄的冰,哪能承担得了你的体重呢?你的脚刚刚迈上去,冰就“喀嚓”一声碎裂了,你一脚踩进了刺骨的冰水里,吓得尖叫起来。我冲过去,一把将你拽了上来。孩子,我一直在暗自注视着你,我如道你会好奇地不知深浅地在冰上走,而只要你踩在冰上,就一定会掉进水池里。我当然可以制止你,让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我没有。我不想阻止你的探险,人一定得有一点好奇心,要有一点探险精神。孩子
!
⑦有一天,你和几个小朋友在楼下玩。突然,你和其中一个比你小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最后,你竟然从他手上强行将玩具抢了过来。看到这一幕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迅速冲下楼,严厉呵斥了你的行为,让你将玩具还给人家,并向他道歉。
③我的孩子,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会犯这个错误。虽然你从小就非常善良,通情达理,可是,面对比你弱小的人,面对诱惑,总有一天,说不定你也会恃强凌弱,甚至巧取豪夺。今天,你终于犯下了这个错误,所幸的是,我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你的错误。我要你记住,欺凌、掠夺别人,是严重错误的,永远也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孩子,!
⑨你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认错,不断纠错的过程。我在等你犯错,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告诉你,那样做是错误的。我无力为你指出人生中的每一个错误,但我希望,在你年少时,多犯几个错误,我们共同来面对它,纠正它,克服它,这样,当你长大成人,独立面对社会时,就会少犯几个错误,少跌几个跟头啊。基础知识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故zuò( )轻松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那么薄的冰,哪能承担得了你的体重呢?第⑥段画线句中“拽”字用得极妙,请分析。
概括文中儿子犯下的错误。
(1)暑假白天在家偷看电视还撒谎。
(2)
(3)不会看路被小砖头给绊倒摔哭。
(4)
(5)依据文意将A、B、C选项分别填入文中③⑥⑧段的空格处,并说明理由。
A.我想鼓励你犯错误 B.我要制止你犯错误 C.我会发现你犯错误
A句填入____段,B句填入____段,C句填入____段。
理由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父爱的耐心与智慧。 |
B.告诉我们孩子是在不断犯错的。 |
C.表现了父爱的宽容与睿智。 |
D.告诉我们应该善待孩子的错误。 |
读完本文,请以文中儿子的身份给作者写封信,谈谈感受。(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