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⑴词的上片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形象?
答:
⑵结合前后诗句,分析“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 “犹及”二字的作用。
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送裴郎中① 贬吉州②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①郎中:古代一种官职。②吉州:地名,现指江西吉安。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心情。 |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
D.第四句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
B.三、四句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心情。 |
D.全诗写眼前景,道别离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
古诗文阅读:
秋夜独坐夜深
(唐) 王维 (宋)周 弼
独坐悲双鬓,虚堂人静不闻更。
空堂欲二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门外不知春雪霁,
灯下草虫鸣。半峰残月一溪冰。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两诗中的“独坐”,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
商山①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④梦,凫⑤雁满回塘。
注释:①商山:山名。②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④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⑤凫(fú)雁:凫,野鸭;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前人以为颈联中“明”字,生动传神,暗合题目中的“早”,试分析之。
村晚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诗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诗句选择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请把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诗中描写了哪些富有早春特点的景物?请列举出来。
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