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统计资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某省的一份调查显示: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学生和市民各占68.71%和59.52%,无所谓的各占6.96%和22.62%。礼仪教育的承担者认为应该是家庭的,学生和市民分别是20.23%和22.6%,认为是学校的,学生和市民分别是9.83%和15.68%,认为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学生和市民分别为63.3%和58.33%。
A.学生和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 |
B.学生与市民中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
C.学生与市民中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其中,学校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 |
D.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
B.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
C.沪昆铁路横穿高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高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
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
下列对《黄河颂》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
B.诗中“啊!黄河!”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感情。 |
C.全诗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和浓烈。 |
D.本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兼用短句。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 |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C.父/利其然也 |
D.余闻之也/久 |
根据句意,下列加点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B.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因为她给我遐想(幻想)。 |
C.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改头换面),给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