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做测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当电压表的读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然后将灯泡从灯座中取走,电流表 (选填“有”或“没有”)示数,电压表 (选填“有”或“没有”)示数.
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实验,如图所示.
(1)、通过比较A、B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通过比较两图,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
如下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甲图中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U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 |
||
左液面/mm |
右液面/mm |
液面高度差/mm |
||||
1 |
水 |
3 |
朝上 |
186 |
214 |
28 |
2 |
3 |
朝下 |
186 |
214 |
28 |
|
3 |
3 |
朝侧面 |
186 |
214 |
28 |
|
4 |
6 |
朝侧面 |
171 |
229 |
58 |
|
5 |
9 |
朝侧面 |
158 |
242 |
84 |
|
6 |
盐水 |
9 |
朝侧面 |
154 |
246 |
92 |
(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透镜不成像;
④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____________ 。(正立/倒立)
⑤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取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放在“烛焰”上的手指被烧痛(会/不会)。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