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已抵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登月前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玉兔号”的质量为120kg,最大承载质量20kg,在500N的牵引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行驶180 m用时60min,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6m2。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⑴月球车空载测试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⑵月球车空载测试时的功率。
⑶月球表面月岩的密度为3.2×103 kg/m3,月球车在月球上最多可采集月岩多少m3?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它捡起垃圾时,会快速从垃圾上取出标准规格的样品。通过机械手上的探针检测样品的电阻大小来识别垃圾的类别,并投入相应的垃圾桶。该机器人检测电路如图乙所示。各类垃圾样品的电阻参考值如下表。

样品电阻值 / Ω

垃圾类别

小于10

金属

10 - 30

餐厨

大于30

其他

(1)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获得二维码倒立、缩小的像来识别垃圾桶。下列物体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 .平面镜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眼球

(2)机器人从某块垃圾上取样检测时。检测电路电压表读数为1伏,检测时间为0.1秒。

①通过计算说明应将该垃圾放入图丙中哪个垃圾桶。

②该次检测电阻过程中,检测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3)机器人将重1牛的垃圾举高70厘米后再水平移动3米,放入相应的垃圾桶。该过程中机器人至少对垃圾做了多少功?

现有一个粗细均匀的金属圆环,它是由一段铜丝和一段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连接而成的。为了研究它的导电性,小科把它接入到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实验时,小科先将触点 M 与圆环上的 A 点连接,再移动滑动变阻器 R 1 的滑片 P 至最右端后,闭合开关 S ,将触点 N A 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在触点 N 滑动的过程中,触点 M N 之间的电阻等效于一个变化的电阻,记为 R MN .设滑过弧 MN 的长为 x ,电流表示数 I x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4 . 5 V ,铜丝的阻值不计,触点接触良好。粗细均匀、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1)由图乙可知,该金属圆环中铜丝的长度是   cm

(2)在触点 N 滑动过程中, R MN 的最大值是多少?

(3)每 1 cm 电阻丝的阻值是   Ω .(提示:图甲中 M N 之间的电阻等效于 M N 之间两段弧形金属丝并联后的总电阻)

(4)如图丙所示,把 M N 接到圆环其中一条直径的两端,将滑片 P 移到最左端后闭合开关 S ,通电 1 min ,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W .求 W 的最大值。(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说明取最大值的理由)

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为:打开阀门 A 、关闭阀门 B ,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关闭阀门 A 、打开阀门 B ,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环往复。

(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2)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似。

(3)蒸汽机工作时,汽缸内部压强为 1 . 1 × 10 6 帕,若活塞面积为0.1米 2 ,则活塞受到蒸气的压力是多少?

(4)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物体质量为200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则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多少有用功?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

方方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绘制了定值电阻 R 0 、滑动变阻器 R 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如图乙。

(1)实线表示的是  (选填“ R ”或“ R 0 ) 的功率与电流的关系。

(2)求 R 0 的阻值。(写出计算过程)

(3)当电流表示数为0.5安时,求 R 消耗的功率。(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甲、乙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高为 30 cm 的柱形容器,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金属块(重 120 N 、高 20 cm 、底面积 100 c m 2 ) 分别置于柱形容器底部。其中,乙图的金属块与容器底部之间用少量蜡密封(不计蜡的质量)。取 g = 10 N / kg

(1)计算甲图中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乙图中,向容器内加水至液面高度为 10 cm ,求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取大气压强 p 0 = 1 . 0 × 10 5 Pa )

(3)若向甲图中容器内加水,画出从开始加水至容器装满水的过程中金属块对容器底部压力 F 随容器中液面高度 h 变化的图像(需标注相应的数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