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广:扩充
B.而于仁自引去讽:讽刺
C.有德不大计谙:懂得
D.帝遣行人问存:慰问

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春高中毕业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喻老》)
注:矅(qú):瘦
(1)吾人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 (3分)
译文:
(2)两者战胜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矅(3分)
译文:
(3)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2分)
译文:

(郑州高中毕业第二次质量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舒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叔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
(1)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请先直接在句中加上标点,然后再翻译)
译文:
(2)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译文: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

(广州市高中毕业综合测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书曰:前吏有循吏,何哉?世使然也。汉武役繁奸起,循平不能,故有苛酷诛戮以胜之。梁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身服浣濯之衣,御府无文饰,宫掖无珠讥锦绣。每选长吏,务简廉平。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盖良吏也。若夫酷吏,于梁无取焉。(《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②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
(2)何远本是“倜傥轻侠”之士,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成为良吏?请用现代汉语列点回答。(2分)

(重庆市高三联合诊断)将下面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李弘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屈百里①不?”李弘度答曰:“《北门》②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世说新语》)
[注]①百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即一个县。②《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旧以为是写“仕不得志”的,诗中描写一个小官吏慨叹自己位卑多劳,生活贫困的苦况。
译为:

(辽宁省重点高中高三模拟)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呜呼! 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讲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翻译:
(1)士穷乃见节义。
(2)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3分)
(3)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者,皆是也。(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