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感动中国》自创办以来,以评选年度震撼人心的人物为载体,弘扬社会正能量,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
B.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相比于获奖呼声较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来说,爱丽丝·门罗对中国读者要陌生得多。 |
C.土地流转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现象不再发生。 |
D.索契冬奥会已经落幕,中国运动员虽然在比赛中为国人奉献了不少惊喜,但是中国“冰强雪弱”的发展格局并没有多少转变。 |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 |
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 |
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 |
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 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真实写照。 |
B.短篇小说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
C.先锋实验小说的代表作家除余华外,还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北村等。 |
D.海明威的代表有《老人与海》《墙上的斑点》《丧钟为谁而鸣》,其中《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是“硬汉性格”的典型。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
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
C.《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 |
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朝闻先生说:“曹雪芹是借肖像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服从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语切肯綮。 |
B.作为贫苦的劳动妇女的祥林嫂,她当然不可能认识整个封建礼教的野蛮和不合理;但是,她在承认和遵从一切妇道条律的前提下,却为自己能比较安稳地活下去:“ 做稳了奴隶”,做了尽其所能的最大努力。 |
C.对卡夫卡的阅读引起余华的突然转向,这个“偶然事件”实则是必然的,它与1985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息息相关。 |
D.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给海明威的颁奖词中指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