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
C.0.2mo1/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
B.浓硝酸在光照的条件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
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D.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 |
不溶于稀硫酸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H3是电解质 |
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
C.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CaCl2 溶液显酸性 |
D.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溴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 |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用来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
B.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 |
下列对有关物质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 |
B.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 |
C.实验测得NH4HCO3溶液显碱性,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CH3COOH>H2CO3 |
D.N2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2 |
某同学向一支空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四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①KI溶液
②淀粉溶液 ③NaOH溶液 ④新制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加入以上物质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④→①→③ | D.①→②→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