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不为1:1的是
A.100℃时,pH=6的纯水中,c(OH-)与c(H+)之比 |
B.常温下,pH=1的HF溶液与![]() ![]() |
C.常温下,pH=7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与c(Na+)之比 |
D.常温下,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
下列书写或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
B.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
C.2.3g甲苯和丙三醇(C3H8O3)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2NA |
D.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烃基对苯环的性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0.5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H2SO4;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3<△H2 |
C.△H1=△H3>△H2 | D.△H1>△H3>△H2 |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
D.由②推知反应CH3OH(l)+![]()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 )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I2(g)+H2(g)2HI(g) ΔH="-9.48" kJ·mol-1
②I2(s)+H2(g)2HI(g) ΔH="+26.48" kJ·mol-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
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
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 |
D.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