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
| B.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ΔH>0 |
| C.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
| D.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下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NaCl固体(细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 B.铁粉(铜粉)﹣﹣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
|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 D.H2(H2O、HCl)﹣﹣先后通过各盛足量的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B.NaOH溶液中的 OH﹣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
| C.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下列几种离子在HCl、KOH、BaCl2三种溶液中都能存在的是
| A.NH4+ | B.Na+ | C.SO42- | D.OH- |
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
|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