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 农作物 |
生长期平均气温(℃) |
≥10℃积温(℃) |
降水量(mm) |
日照时数(小时) |
| ① |
18~30 |
>3500 |
>600 |
>800 |
| ② |
20~30 |
>3500 |
350~1000 |
>2000 |
| ③ |
15~18 |
>1600 |
200~500 |
>800 |
| ④ |
20~30 |
>8000 |
>1500 |
>2000 |
四种农作物中,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条件不足 | B.水分条件不足 |
| C.水热配合不好 | D.光照条件不足 |
“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一致性原则 |
塑料大棚中的蔬菜、花卉种植属于
| A.自给农业 | B.粗放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农业 |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
| A.氢和氦 | B.二氧化碳和氧气 | C.氧和氮 | D.一氧化碳和臭氧 |
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A.商品农业 | B.密集农业 | C.粗放农业 | D.生态农业 |
教育部从2003年起把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
年6月的7、8、9日。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23~25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 | 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 |
| C.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 |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