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马拉开波湖,水深平均达20多米,该湖有美洲聚宝盆的美誉,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有石油湖之称。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简要分析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试分析图示地区吸引中国石油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
(3)对于该湖区未来经济发展,有人主张在湖区继续开采石油,发展石化工业,也有人主张应该取缔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而发展渔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9分)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由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3 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请简述理由。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

(1)从省级行政区划上看,两地区有差异:“珠三角”各地同属广东省;“长三角”各地则分属上海、________、________。
(2) )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一改革开放。但也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________政策;“长三角”主要是________(政策)。
(3)但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C.由于两地区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这种特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

图中A 、B 、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该判断:A是____补给 ,B 是____补给;C是____补给 。
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

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1

图1 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2006年)
材料2

图2 主要国家经济水平与能源消费关系图(2006年)
材料3

1.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和中国。

2.根据图2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

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高比高

C.

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

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法国

E.

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

A. 福建 B. 黑龙江 C. 四川 D. 甘肃

4.图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说明理由。
5.荷兰(见图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