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题。
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太平洋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风势力加强 | B.秘鲁沿岸海水中的营养盐类丰富 |
C.东太平洋暴雨频繁 | D.秘鲁-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沿岸异常干旱 |
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最可能出现在
A.澳大利亚 | B.秘鲁 | C.智利 | D.埃及 |
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A.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 |
B.从a→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C.市区边界应在d线处 |
D.城市主干道为环行道路网 |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厂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在图甲中,字母C→E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D.城乡差距扩大 |
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a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C时段 | B.B时段 | C.E时段 | D.A时段 |
下表是我国第四和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市人口数量的在全国的位次变化表。回答题
省、直辖市 |
四川 |
河南 |
山东 |
广东 |
安徽 |
重庆 |
第四次位次 |
1 |
2 |
3 |
5 |
8 |
/ |
第五次位次 |
4 |
1 |
2 |
3 |
9 |
20 |
四川省两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位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人口外出经商和务工 | B.国家行政区划的调整 |
C.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率下降 | D.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上升 |
关于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市人口数量位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安徽省位次变化主要是死亡率上升快 |
B.河南省位次变化主要是人口迁移 |
C.山东省位次变化主要是出生率的变化 |
D.广东省位次变化主要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
图4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5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
A.a | B.b | C.c | D.d |
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总人口增长快 | B.人口增长速度快 |
C.迁移人口少 | D.人口老龄化严重 |
读图 “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
D.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
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3 700米 B.4 800米 C.5 000米 D.4 6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