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
B.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C.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
D.BF3和CS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是8电子稳定结构 |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H2O | B.CO2 | C.CH3COOH | D.CH3COONa |
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硝酸与过量的下列物质充分反应放出NO,消耗下列固体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FeO | B.Fe | C.Cu | D.Ag |
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以下实验: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由此可以推知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NH4+、Br-、CO32- | B.NH4+、I-、SO32- |
C.Fe2+、I-、SO32- | D.Fe2+、CO32-、I- |
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一满罐CO2,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反应是:CO2+2OH-=CO32-+H2O |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2A1+2OH-+6H2O="2" Al[(OH)4]-+3H2↑ |
C.取易拉罐内反应后的溶液,逐滴加入足量的盐酸,只能发生3个化学反应 |
D.如果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浓盐酸,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
已知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质子数是Y的2倍,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离子半径最大的是Q离子 |
B.五种元素中Q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