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江淮地区某校遥感简图。两图拍摄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读图回答下题。据图,可以直接得出
A.该校建筑物高度变化 | B.该校到某小区的最短路线和距离 |
C.该校运动场的植被破坏状况 | D.该校周边的环境概况变化 |
关于两图的叙述,合理的是
A.教学楼位于运动场东南侧 |
B.拍摄右图时,地中海地区某地正值正午 |
C.夏至日傍晚日落时分,国旗旗杆的日影朝向A楼方向 |
D.若两幅照片拍摄于不同年份,则右图拍摄年份早于左图 |
该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27~28题。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
A.③和① | B.③和② |
C.④和② | D.④和① |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 )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势高低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25~26题。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相关的资源有( )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22~24题。
地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平均气温(℃) |
8.1 |
23.5 |
2.6 |
18.3 |
≥10 ℃积温(℃) |
3 900 |
8 200 |
2 800 |
6 500 |
年降水量(mm) |
621 |
1 980 |
538 |
1 350 |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 B.落叶阔叶林,棉花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 D.针叶林,甜菜 |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 B.②地含沙量最大 |
C.③地冰期最长 | D.④地汛期最长 |
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
读图“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19~21题。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
A.②图地区受台风影响 |
B.①图地区深处内陆、②图受到湿润气流影响 |
C.①图地区处在背风坡、②图处在迎风坡 |
D.①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 |
③图所示地区( )
A.该区局部地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量少 |
B.该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方式为主 |
C.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 |
D.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上游吹来 |
④图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外向型特色农业 b.东亚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d.大牧场放牧业
A.ab | B.bc | C.cd | D.ad |
某校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从a地出发,沿河考察了a、b、c、d四个地点(图中曲线河流)。根据图示信息,回答16~18题。他们了解到目前没有大型钢铁企业的是 ( )
A.a、b | B.b、c | C.c、d | D.a、c |
他们对河流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有 ( )
A.bc段的流量比ab段的小 |
B.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
C.cd段是“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 |
D.南岸滩涂广布 |
他们对沿途农作物种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 B.机械化水平高,多大型机械 |
C.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 D.交替种植粮食、牧草,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