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l表示常温下向体积为10 mL 0. 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 1 mol•L-1CH3COOH液后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则b点处有:c(CH3COOH)+c(H+)=c(OH-) |
B.图2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其中I表示醋酸.II表示盐酸,且溶液导电性:c>b>a |
C.图3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H2的然烧热为285. 8kJ mol-1 |
D.由图4得出若除去CuSO4洛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掖中加入适量CuO,调节溶液的PH至4左右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图中阴影部分元素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N元素为第一周期元素 |
B.PH3的稳定性比H2S强 |
C.该纵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均为H3RO4 |
D.H3AsO4的酸性比H3PO4弱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 B.离子的还原性Z-> Y2- |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
B.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D.第3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