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依法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从哲学角度看,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这是因为()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通过调查就能把握客观实际的本质
③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④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海口市“荣获”全国2014年上半年高温排行榜第一名。面对酷暑,海口市有市民提出“心静自然凉”。对于“心静自然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承认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有合理性
②承认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④承认了静止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