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决定将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和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城乡居保和城镇职工社保衔接办法。同时,推动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结合材料,谈谈国务院将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保覆盖范围的经济生活依据;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我省这一做法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行政权面广权大,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现实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多与行政权“任性”有关。“有权不可任性”,可谓找到了病灶,抓住了病根。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有权不可任性”的必要性。
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对国务院等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充分审议的基础上,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在这些决议中,既对这些国家机关2009年的工作作出评价,又对这些国家机关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一: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每个国家完全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合理的汇率水平。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任何压力和炒作。
材料二:中国不追求大额贸易顺差,在中国去年11500多亿美元的贸易中,顺差只占2.8%。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同时也希望美方对中国开放市场,取消对华出口商品和技术的限制。
材料三: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去年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采取特别限制的措施,今年又对我国的彩电进行反倾销。这些都不利于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哪些原则?(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请说明如何体现这些原则具体内容的?
(3)结合材料三,请说明我国企业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1)我国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一各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
请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900万和6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角度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