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九年级某班同学在研究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课题时,收集到下面的数据:某市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数据如下
(1)上表反应了什么经济信息?
【畅想自己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将来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王同学说:“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张同学说:“我市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我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将来我要选择这一行”。李同学说:“我市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将来我要到农村去当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村官。”
(2)实现理想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思想,上述同学的说法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安徽芜湖南陵县教师王新发21年来,穿梭在来去乡村的路上。在学校,他既是多才多艺的全能教师,又是学校的“勤杂工”,他关心乡村的留守儿童,自己的手机成了孩子和家长的“亲情电话”,他多次放弃调离乡村的机会,他说他就是“钉子”,要一直“钉”在格里,“钉”在乡村教育的路上。2014年10月,王新发荣登“中国好人榜。
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乡村教师王新发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原因是什么?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相处要做到哪些?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给两幅漫画写一个合适的主题。
(2)结合漫画谈谈做到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课时,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
资料一:部分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学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的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而且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资料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
(2)根据资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是决定的部分节选。
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1)材料中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和设立宪法宣传日?
(3)坚持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请就中学生怎样做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情景一:过去的小佳:当自己的数学没考好,总是怪爸爸没有辅导;自己忘记写日记,总是埋怨妈妈没有提醒自己;自己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总是说老师偏心,不请他来回答……
情景二:后来她经常反问自己“我有什么责任”,并主动做自己该做的事,慢慢地······
(1)情景一说明了什么?
(2)试想小佳的变化及其变化使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3)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