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B.用惰性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强 |
|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和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 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
短周期元素 、 、 、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 、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 的单质,而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 < < |
| B. | 、 、 、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
| C. | 与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 D. | 由 与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 与 祖传的化合物的沸点 |
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A. | B. | C. | D. |
已知温度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的一元酸 与 的一元碱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 | |
| B. | 混合溶液的 |
| C. | 混合溶液中, |
| D. | 混合溶液中 |
分子式为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 5种 | B. | 6种 | C. | 7种 | D. | 8种 |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总数为 的 和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
| B. | 28 乙烯和环丁烷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
| C. | 常温常压下,92 的 和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
| D. | 常温常压下,22.4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