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图为中哈石油管道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区域是重要的棉花产区,其生产过程中用水不当可能给当地环境造成影响是
A.河流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萎缩 |
B.造成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沙化、荒漠化 |
C.灌区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
D.增加水汽蒸发,改善气候环境 |
有关中哈输油管道线路及其建设的意义,正确的是
A.减轻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使中国供油线路更安全 |
B.获得短期较快的原油供应 |
C.运量大,连续性强,占地少 |
D.建设周期短,运输过程中耗能多 |
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了8.8级罕见的特大地震,此次地震的成因是
A.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
C.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
读某河流各月径流状况图(图4),判断9~10题。若该河流位于我国,且该地的主要商品性作物为棉花,则该河流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江汉平原 | D.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
若该河流位于大陆西岸,最有可能在
A.温哥华 | B.圣地亚哥 | C.索契 | D.都灵 |
表1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完成7~8题。
表1单位:时
地点 |
甲 |
乙 |
丙 |
丁 |
日出 |
6 |
7 |
9 |
15 |
日落 |
10 |
23 |
21 |
20 |
四地所处纬度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丙、丁、甲 |
C.丙、乙、丁、甲 | D.丙、丁、乙、甲 |
由丁地飞到甲地的最近航向是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B.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
图3是我国某乡村地区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该地区的牛奶为乳畜企业的重要原料,影响此类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
A.市场 | B.劳动力 | C.原料 | D.技术 |
关于该循环经济模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生物能开发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
B.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
C.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统一的轨道 |
D.该模式完全实现了无污染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