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

材料二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375mm,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素有“北方粮仓”之称。
(1)分析M—N河段干流河道左右摆动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该地区农牧界线的空间变化,并据此判断该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
(3)说明该地区大规模修建灌渠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表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CO2体积分数(10-6)
310
314
317
322
325
328
332
335

表 CO2体积分数统计表
(1)根据资料,绘一幅3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_________________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这种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
(1)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
(2)上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最少的亚洲国家是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其能源消费结构以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O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国的56%,从法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是
(5)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息传出即引起世界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8)要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二条)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
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猛烈爆炸,泄漏了大量放射性物质,核电站周围13万居民被疏散。由于放射性污染物质在空气中漂浮并逐渐降落,西欧及亚洲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污染。
(1)前苏联的核电站事故,为什么会影响到西欧和亚洲部分地区?
(2)上述事故是属于哪种环境问题?
(3)根据事故造成的影响,说说大气环境的保护为什么需要共同努力与国际合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