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受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状况影响,其空间分布不断变化。下图为我国1980—2010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重心迁移轨迹。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980~2010年我国水稻产量重心

A.迁移距离和幅度小于面积重心 B.主要迁移方向表现为“北进东移”
C.总体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D.与面积重心空间变化趋势相反

我国水稻面积重心和产量重心迁移轨迹表明

A.西北地区的水稻总产量增加 B.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地位上升
C.北方地区水稻生产效率上升 D.西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3月8日,拍摄者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努拉伯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悉,每年只有两天会出现这种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题。

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下次出现该景象的日期约为()

A.2012年1月5日 B.2012年4月5日
C.2012年7月5日 D.2012年10月6日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A.该地太阳高度
B.该日昼夜长短
C.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A.3 点或者 15 点 B.12 点
C.15 点 D.0 点或者 12 点

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漳州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漳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至至北极圈之间
B.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C.南回归线以北、靠近南回归线的地方
D.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

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A.白昼长度 B.正午太阳高度角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

读“某日晨线图”(下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此时新旧两天的比例为()

A.2/1 B.5/3
C.7/5 D.11/7

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在同一直径沙粒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题。

据图可知()

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
C.在近地面的3厘米高度,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
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

风沙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形成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
②形成降水,净化空气,减轻污染
③掩埋草场、绿洲、农田和交通线
④形成沙尘暴,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