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 ”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 ”成为最时髦的名词。这里“ ”应填写的是
| A.计划 | B.法治 | C.集体化 | D.工业化 |
1990年8月
2日,伊拉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入侵并占领科威特,接着又宣布吞并这个邻国,一时间世界舆论大哗。与该事件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
| B.在战争中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空袭伊拉克 |
| C.伊拉克欲谋取地区霸权发动了这场战争 |
| D.战争期间联合国作出了积极努力 |
下列关于历次中东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
| B.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导火线是1956年埃及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
| C.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
| D.1973年10月,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发动大规模战争,打响“十月战争” |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酝酿着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 | B.按宗教地区分治 |
| C.大国协助解决 |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联合国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犹太人的祖先曾在此地生活并建国 | B.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 |
| C.英国曾发表“贝尔福宣言” | D.犹太人的圣地在此地的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