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
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的 |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烟花燃烧后的烟雾中常含有 、 、 等气体,这三种气体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都能溶于水 | B. | 都具有毒性 | C. | 都能燃烧 | D. | 都含有氧元素 |
下列知识归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①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②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③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
B. | 实验中的现象 ①向浓氨水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②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絮状不溶物生成 |
C. | "低碳经济"的措施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 |
D.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①是否使用催化剂
②反应物的浓度
③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二氧化碳---碳酸钙 |
B. |
铜---氧化铜 |
C.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D. |
一氧化碳---碳酸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这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 |
B. | 从该图中我认识到,物质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
C. |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 | 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