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守梁统深敬待姑臧吏民及羌胡更谓曰
B.陇蜀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
C.惟河西独安,姑臧称为富邑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D.乃执其妻子,欲为质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下面各句全能表现孔奋清廉的一组是(   )
①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
③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④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
⑤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⑥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人,司农卿不害孙也。其先本居陈郡,徙关中。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峤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苟有疑滞,常就峤质问,必能咸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曰:“掌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峤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峤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公其思之,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峤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峤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
峤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峤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 “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峤竟免坐累。峤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
(摘编自《旧唐书•殷峤传》)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掌制诰之选也制诰:拟写诏书。
B.准其情状,诚合严诛诚合:确实应该。
C.哀矜之惠,洽乎四海哀矜:怜悯慎重。
D.峤竟免坐累坐累:牵累获罪。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
B.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
C.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
D.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路由是历年不通。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峤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殷峤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殷峤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殷峤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了城池,征收重税。殷峤认为不能给蛮夷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
D.殷峤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有疑滞,常就峤质问,峤必能咸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5 分)
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史,公其思之,伏愿详依国典。(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甚,来数之抑:抑制、控制
B.蚕桑可裨本业者,其规画听:听命
C.侍郎于谦抚山西,称其才,可置近侍亟:屡次
D.惟平越、都匀等四卫饷乏:缺乏

下列各项都属于王来进谏内容并被采纳的一项是()
①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
②帝为改敕赐之
③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
④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
⑤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
⑥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美少倜傥,隶府中典谒。尝语其里人王密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及即位,补供奉官。高平之战,美以功迁西上阁门副使。出监陕州军,改引进使。世宗将用师陇、蜀,命护永兴屯兵,经度西事。
先是,太祖美素厚,及受禅,命美先往见执政,谕旨中外。陕帅袁彦凶悍,信任群小,嗜杀黩货,且缮甲兵,太祖虑其为变,遣美监其军以图之。美单骑往谕,以天命既归,宜修臣职,彦遂入朝。上喜曰:“潘美不杀袁彦,能令来觐,成我志矣。”
韶,广之北门也,贼众十余万聚焉。美挥兵进乘之,韶州遂拔,斩获数万计。(刘)鋹复遣其弟保兴率众拒战,美即率厉士卒倍道趋栅头,距广州百二十里。鋹兵十五万依山谷坚壁以待,美因筑垒休士,与诸将计曰:“彼编竹木为栅,若攻之以火,彼必溃乱。因以锐师夹击之,万全策也。”遂分遣丁夫数千人,人持二炬,间道造其栅。及夜,万炬俱发,会天大风,火势甚炽。鋹众惊扰来犯,美挥兵急击之,鋹众大败,斩数万计。长驱至广州,鋹尽焚其府库,遂克之,擒鋹送京师,露布[注]以闻。
七年,议征江南。九月,遣美与刘遇等率兵先赴江陵。十月,命美为升州道行营都监,与曹彬偕往,进次秦淮。时舟楫未具,美下令曰:“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遂麾以涉,大军随之,吴师大败。及采石矶浮梁成,吴人以战舰二十余鸣鼓溯流来趋利。美麾兵奋击,夺其战舰,擒其将郑宾等七人,又破其城南水砦,分舟师守之。奏至,太祖遣使令亟徙置战棹,以防他变。美闻诏即徙军。是夜,吴人果来攻砦,不能克。
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明年,复检校太师。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数月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配飨太宗庙庭。
——节选《宋史·潘美传》,有删节
注:露布:檄文、捷报类布告性文书。
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美素厚遇:对待。 B.遂以涉,大军随之麾:麾下
C.间道造其栅间:从小路 D.擒鋹送京师,露布以闻:使……知道

对文中加粗部分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
B.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
C.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
D.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会周世宗为开封府尹/美以中涓事世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美年少时,洒脱豪爽,隶属于府中典谒。潘美曾经对乡邻王密说:“后汉气数将尽,凶恶的官吏任意残杀百姓,国家有改朝换代的征兆。
B.太祖即位后,潘美受命到陕西晓谕陕帅袁彦,希望袁彦顺应天命,归属宋朝,袁彦听从了劝告。太祖因此十分高兴,认为潘美替他完成了心愿。
C.岭南刘鋹屡次进犯桂阳、江华等地,到潘美率兵进击时,他又于广州城北一百二十里处率众拒战。潘美出其不意,以火攻取胜,于是攻克广州。
D.宋朝征讨江南,在舟楫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潘美果断下令涉水而战,打败了吴军。后来在采石矶打败了其水军,夺船擒将,又攻破了城南水寨。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编竹木为栅,若攻之以火,彼必溃乱。因以锐师夹击之,万全策也。
(2)及夜,万炬俱发,会天大风,火势甚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陈镒,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北方饥民多流移就食。镒道出大名见之,疏陈其状,诏免赋役。正统元年,镒言陕西用兵,民困供亿,乞悉停免。诏可。明年五月,以劳绩下敕奖励,命巡边。所至条奏军民便宜,多所废置。所部六府饥,请发仓振。帝从辅臣请,修荒政。镒请遍行于各边,由是塞上咸有储蓄。
六年春,以镒久劳于外,命与王翱岁一更代。七年,翱调辽东,镒复出镇。岁满当代,以陕人乞留,诏仍旧任。时仓储充溢,有军卫者足支十年,无者直可支百年,镒以陈腐委弃可惜,请每岁春夏时,给官军为月饷,不复折钞。从之。
九年春,进右都御史,镇守如故。秦中饥,乞蠲租十之四,其余米布兼收。时瓦剌也先渐强,遣人授罕东诸卫都督喃哥等为平章,又置甘肃行省名号。镒以闻,请严为之备。已,命与靖远伯王骥巡视甘肃、宁夏、延绥边务,听便宜处置。以灾沴频仍,条上抚安军民二十四事,多议行。
镒尝恐襄、汉间流民啸聚为乱,请命河南、湖广、陕西三司官亲至其地抚恤之。得旨允行,而当事者不以为意。王文亦相继力言有司怠忽,恐遗祸。至成化时,乃有项忠之役,人益思镒言。
景泰二年,陕西饥,军民万余人“愿得陈公活我”。监司以闻,帝复命之。镒至是凡三镇陕,先后十余年,陕人戴之若父母。每还朝,必遮道拥车泣。再至,则欢迎数百里不绝。其得军民心,前后抚陕者莫及也。
三年春,召还,与王文并掌都察院。文威严,诸御史畏之若神。镒性宽恕,少风裁,誉望损于在陕时。明年秋,以疾致仕。卒,谥僖敏。(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山东、浙江,皆有声:声望
B.乞租十之四蠲:免除
C.所部六府饥,请发仓振:同“赈”赈济
D.誉望于在陕时损:损害

下列句子中,全都说表明陈镒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①道出大名见之,疏陈其状
②言陕西用兵,民困供亿,乞悉停免
③以劳绩下敕奖励
④乞蠲租十之四,其余米布兼收
⑤以灾沴频仍,条上抚安军民二十四事
⑥力言有司怠忽,恐遗祸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镒惜物善用,由于粮仓储备丰足,陈镒担心粮食陈腐丢弃了可惜,请求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节,将其供给官军作为额外的月饷。
B.陈镒注意边防储备,在皇上听从辅臣建议实施救灾政策时,陈镒请求在各边塞也全部实施此政策,于是塞上都有了粮食储蓄;他在陕西任职多年,当地粮仓储备丰足。
C.陈镒有深谋远虑,在镇守陕西期间,他曾上报朝廷要防备逐渐强盛的瓦剌也先;因担忧襄汉一带流亡百姓聚集作乱,他曾请求当地官吏安抚救助,但当事者对此毫不在意。
D.陈镒深受陕西军民爱戴,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多年,陕地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他每次回朝,百姓阻塞道路簇拥马车哭泣;下次到来,欢迎的百姓数百里相连不断。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五月,以劳绩下敕奖励,命巡边。所至条奏军民便宜,多所废置。
(2)陕西饥,军民万余人“愿得陈公活我”。监司以闻,帝复命之。

默写(6分,每空一分,选择其中的3小题作答,)
(1)孔子和孟子持两种不同的处世的方式,孔子认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则主张“,”
(2)孔子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别人的怨恨:“,
(3)子夏认为应该怎样“事父母”“”怎样“事君”“
(4)子夏政时,孔子告诫他“无欲速,无见小利”,为什么呢?“
(5)孟子认为以民之乐为乐,以民之忧为忧的人,在“,”时必定能够称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