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现摘录如下:
摘录一: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摘录二:我们的国权,我们的国格,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
摘录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
联系材料,结合教材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其实就是中国的国情。结合摘录一说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摘录一所反映的思想体现了教材中的一个什么观点?
(2)请具体写出摘录二中提到的我国独立的道路、理论、制度。
(3)联系摘录三,请你谈谈我们之所以能“创造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为什么?
背景材料: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 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审理中,林某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庭审上承认投毒行为,但表示这是个巧合。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与同学一起做实验,当天想起了上次实验中留下来的药品。正好那天在宿舍,黄洋和其他同学打游戏时说起愚人节快到了,他要想个节目整人。林森浩当时看他笑得很得意,又想起曾听说其他学校也有过用毒来整人的事,就在心里暗想,先投毒“整”黄洋,而投毒是为了给受害人开个愚人节玩笑,让他难受些。然而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
(2)从“复旦投毒案”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围绕2014年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立达学校九年级(8)班同学组织了一次主题学习与探究活动,同学们从网上查到一组数据,并制成下表:
(1)上表反映了A县哪些成就与问题?
材料二:青山绿水是天然财富,绿色生态是发展理念,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推进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污染减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逐步勾勒出美丽苏州的崭新画卷。
(2)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运用“拥护党的领导”的有关知识说说建设美丽苏州必须坚持哪些重大战略思想?
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表
国家 |
美国 |
法国 |
英国 |
德国 |
中国 |
人均公共教育投入(美元) |
2684 |
2161 |
2100 |
1422 |
42 |
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位次) |
1 |
4 |
14 |
3 |
20 |
材料二:2013年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神州十号遨游太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蛟龙深潜在创记录,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在全球夺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4%,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00万孩子,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材料三: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荒凉的实验基地默默奉献,隐姓埋名30年,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攻克无数科研难关,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勤劳智慧等都奉献给祖国,成为当今时代我们学习的楷模。
(1)材料一、二各表明了什么?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推荐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2)材料三中科学技术黄旭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有哪些启示?
某班环保小组把课前收集到的一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见下表),在课堂上进行展开讨论。
一般家庭用盆积攒淘米水、洗菜水浇花 |
每天可节约水18升 |
厕所未使用节水型器具 |
每次约多耗水3升 |
淋浴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 |
洗一次澡可节约水60升 |
回收100斤废纸 |
可生产80斤再生纸,等于少砍一棵树 |
针对上述数据,有的同学认为: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没有必要为一张纸、一盆水计较。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小文学习成绩很好,但约同学出去玩时,常常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斤斤计较,经常嘲笑学习不如自己的同学,大家都不喜欢和他交往,为此,小文感动很困恼。
你认为小文怎样才能摆脱困恼,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