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 B.丙烯通入溴水,反应的产物为CH2Br-CH2-CH2Br |
|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
| D.能发生加聚反应 |
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
|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
|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
|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
|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和“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 A.元素 | B.单质 | C.分子 | D.氧化物 |
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
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②焙烧:2PbS+3O2
2PbO+2SO2;
③制粗铅:PbO+C
Pb+CO;PbO+CO
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 B.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
| C.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molPb共转移2mol电子 |
| D.将1mol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g碳 |
对于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5 | B.分子数之比为1∶1 |
| C.原子总数之比为15∶16 | D.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