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者,国之重器。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摁下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快进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中国”的认识历程

(1)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法治中国”的认识历程。
◆民主政治的生动诠释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实施了15年的《立法法》进行首次修改.此次修改的亮点是,突破“闭门造车’’樊篱,延长立法链条,让民众和专家深度参与;对税收法定、地方立法权等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一作出回应。新华社微评:立法法审议修改的过程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联系材料,说明立法法的审议修改过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诠释。
◆法治升级释放经济新红利
法治,永远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过度行政干预、公平竞争缺失、民营经济发展受限、就业歧视……中国经济的转型呼唤着法治的强化。打造法治升级版,将使中国经济释放更多的新红利.
(3)结合材料,分析法治升级对释放我国经济新红利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公众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她觉得自己是公众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为此,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奖”。用有关政治常识简要回答:14分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陈彦宏行使的是哪一项?
(2)小学生的建议被写入政府的正式文件,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什么?
(3)国家向公众征集建议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为什么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有序的,即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私营业主邓先生在赫山区龙光桥镇办了一家企业,附近有些不法分子和刁民常常到企业“找事”干,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这种环境下,邓先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当地政府救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拥有许多旅游资源,但当地政府不从实际出发,大搞“形象工程”,结果财政收不抵支,亏损严重。花了几年时间,绿化街道,美化市容,结果钱化了不少,树却活得少。
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开展调查研究和民主决策提出了旅兴市的策略,扎扎实实一一落实,使经济状况得到扭转,政府招标筹建了图书馆、文化宫等多个公共工程项目,同时健全各级干部工作制度,规范干部工作行为,市政府以新的面貌展示在市民前。
整理材料所反馈的信息,并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中找出相应的政治道理(知识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各国家机构深入开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预计于2014年10月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指导思想:为民、务实、清廉。突出:作风建设 。重点: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从“政府责任”的角度谈谈,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如何治理沙漠、化害为利?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提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再次升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