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立法法》迎来颁布施行14年后的首次修改,修正案草案提出赋予所有设区的地级市立法权——拟将过去49个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权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这些设区的市可就城市管理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权扩容
①可以强化全国人大对地方政府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其权力滥用
②体现了区域差异和特殊性,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③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 )

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B.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
C.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D.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
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 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毛泽东指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相联系旧司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这句话表明( )

A.利用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B.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
C.划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
D.利用商品生产可以巩固工农联盟

1956年,我们党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我们党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意味着( )

A.在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具有必然性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们党对发展商品经济坚持积极态度
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