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2014年12月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A.是政府扩大公共服务职能范围的表现
B.表明政府开始尊重和保障人权
C.体现政府重视困难群众接受社会救助权利
D.体现了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做世界的本原

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可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

有人说,“人肉搜索”是天使,能在最短的时间揭示真相,看上去很“恐怖”,实际却很“正义”;有人说,“人肉搜索”是“魔鬼”,是“网络暴力”。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面是正确的,一面是错误的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③任何事物都是不确定的
④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中国先哲孟子曾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要树立全局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