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材料二:H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促进文化与旅游、工业、建筑、商贸、体育、休闲等行业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企业活力;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改变文化产业缺乏创意的状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习近平讲话对我国文艺发展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H省的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6分)
(2)运用“抓住主线”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4分)
材料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8分)
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6分)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某市从两方面入手加强廉政建设.一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二是立足于反腐倡廉实践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充实完善一批儒家崇廉尚勤思想基地廉政景观,配合动漫公司等完成一部儒家勤廉题材的廉政动漫影片,建成一批“廉洁道德讲堂”.。.…努力形成“看有景、听有声、读有文”的廉政文化建设新局面。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政府及工作人员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力?(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是如何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8分)
(6分)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十八届三中会会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某校高二同学围绕城镇化问题展开讨论,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同学小王:在过去的十年,中国每天消失几十个村庄!粗放的城市发展,拆除的不仅是村落或成片的老房屋,更拆掉了祖先延续下来的民俗和邻里文化,拆掉了人们对乡土的情感。每个城镇和村庄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展示各地特色,不宜千篇一律。
(1)小王的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同学小李:推动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有些地方发展思路“迷失”,城镇建设没有融入自然,结果居民望不见山、看不见水、淡忘了“乡愁”。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不为“乡愁”犯愁。
(2)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分析小李观点的合理性。
听了小王和小李的发言,就如何才能让人们不为“乡愁”犯愁,同学们众说纷纭。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请你向党和政府分别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材料一: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如何更好地为世界文明作贡献成为新课题。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释“中国梦”概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催人奋进的能量,也为世界文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某种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也必将为全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材料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2)材料二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