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33—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1分)举出一例推动这一趋势的重大政治事件。(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1分)他所说的“第二步”在我国是如何实现的。(1分)
(3)材料三中所说,党在民主法治建设上“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分别是指什么?(2分)
下列大事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缩影,读后回答问题
1775年,诞生
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861年,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爆发了内战
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900年,伙同他国发动侵华战争
1917年,参加“一战”
1922年,伙同他国重新瓜分中国
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该国爆发
1933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5年,取得了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结合提示,完成从大事年表中归纳出该国崛起因素
制度因素 |
① |
科技因素 |
② |
战争因素 |
一战;二战 |
殖民掠夺因素 |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九国公约》 |
(2)上述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让你感触最大?该事件对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该国与中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如图,图片资料
材料二“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 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资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2)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为了“彻底的革命”,反对的是什么?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请举一例。
(4)根据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事迹,孙中山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洁在笔记本写着:“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街头,高呼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进行了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26国联合宣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