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1859年~1952年),字鼎铭,原籍雁门,他经历了前清、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以下是关于萨镇冰的三段史料:
史料一:萨镇冰11岁考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天文、驾驶,毕业时名列第一。分配“扬武”练习舰见习,光绪二年(1876年)冬,他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帝海军学院学习驾驶。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后,报效国家。
史料二:目岛炮台是刘公岛的门户,丁汝昌把守卫目岛炮台的重任交给了萨镇冰。从1月30日到2月6日,日军20多艘军舰炮击日岛,但萨镇冰始终没让日军向威海湾越进一步,经过8天殊死搏斗,虽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目岛炮台的炮都不能用了,萨镇兵只好奉丁汝昌命令,含泪率军撤回刘公岛。
史料三:慈禧赏识萨镇冰的才能,使他成为实际上的海军统帅。上任后撤消南北两洋水师建制,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并把海军分成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这是中国第一次用近代方式组建海军。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命萨镇冰率舰支援。但萨镇冰最终决定默许革命,不久他托病离开舰队,并令各舰听命起义将领黄钟英指挥。随后在黄钟英率领下,海军宣布起义。民国时期,萨镇冰虽官至海军总长,但并不受重用。他晚年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城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他的爱国表现和政治选择得到中国共产党的肯定。1952年4月10日,萨镇冰病逝于福州,享年94岁。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发来唁电,他的爱国精神令人可钦可仰。
(1)史料一说萨镇冰11岁考进马尾船政学堂,当时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它的名称是什么?(1分)主要学习西方的哪个方面?(1分)
(2)史料二描述了1月30日到2月6日萨镇冰抗击日军的事迹,但没说时具体在哪一年,请你补充。(1分)萨镇冰含泪撤回刘公岛后,北洋水师的最终命运如何?(1分)
(3)评价一位历史人物,重点是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史料三中有哪些事例可以肯定评价萨镇冰?(2分,至少说出两条)
材料一:如下图
![]() |
①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
⑥ |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指的是哪些人?此结构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哪一项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被分封的有哪些对象?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说说与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的西周两种制度之间有何关系?
不同地区的交往、交流对民族发展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域地区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三
材料四 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丛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材料一两张图片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怎样相同的经济措施?他们的经济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什么事件后出现的?该事件与材料三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二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不得抄原文)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中最重要的政治措施是什么?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谁领导的什么事件?请你对该事件做出评价。
(4)中国近代化探索道路的曲折和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法国)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谁?他们何时进入夏宫?
(2)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事件?
(3)在这段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秦汉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秦汉王朝疆域辽阔,积极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请回答:
(1)秦朝在哪一年完成统一?定都在哪里?
(2)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在地方和中央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初年,为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4)西汉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和颁布“推恩令”分别是哪个皇帝?其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5)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历史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