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924-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出现一时的繁荣。 ( )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
史实材料 |
历史推论 |
正 确 与 否 |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
|
(2)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 |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
|
(3)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这位诸侯国的国君是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夫差。 |
|
(4)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
辨析说理题(下列表述存在一处错误,请找出并说明理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贫苦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题有两处划线部分,只有一处是错误的,请找出错误并订正。
1.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听四诊法诊断疾病。
错误:订正:
2.世界文化名人汉武帝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是《离骚》。
错误:订正:
3.兵家鼻祖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学员们的追捧。
错误:订正:
4.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修筑一条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错误:订正:
辨析改错(辨别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每题2分,共8分)
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等13位代表。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
3. 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对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4.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山东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
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4分)
1、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明帝国主义大国为了各自利益而相互勾结。
3、下图这幅名画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4、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首先走上殖民掠夺和扩张的道路,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