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格,综合考虑下表各方面的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
全球产量(104吨) |
密度(103kg·m-3) |
熔点(℃) |
导热性能 |
导电性能 |
市场价格(元/吨) |
铝 |
15000 |
2.7 |
660 |
4 |
4 |
16000 |
铜 |
8000 |
8.9 |
1083 |
2 |
2 |
17700 |
金 |
2 |
19.3 |
1063 |
3 |
3 |
88000000 |
铁 |
301430 |
7.9 |
1540 |
8 |
7 |
2200 |
铅 |
3000 |
11.3 |
327 |
9 |
9 |
4900 |
银 |
8 |
10.5 |
961 |
1 |
1 |
1365000 |
注:表中导热性能1→9表示导热性由强到弱;导电性能1→9表示导电性由强到弱.
(1)导电性能最好的两种金属是:________.
(2)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为什么用铝锅炒菜时锅底易产生变形,而用铁锅则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
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
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和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
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
和
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现象,从而证明
与
已经发生了反应.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小东同学关于实验方面的某些归纳总结,请你帮助完成:
(1)实验室中有些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
.药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①该同学的归纳不完整,你还能补充的一种情况是。
②写出一个符合情况
的药品名称。
③写出一个符合情况
的化学方程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请举例论证下列两种因素的影响。
①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下图甲是
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在
时,
点表示
物质的溶液(填"饱合"或"不饱和").
(2)
时,
各
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
溶液和
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的是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溶液.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铜,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2)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
试分析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_________
并举出一条我们生活中能做到的可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事:________
从你学过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 可用作致冷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 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