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

A.Zn
B.Cu
C.Mg
D.Ag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四名学生,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一、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1。下表为四名学生对该厂废水成分初步检测的分析结果,可能正确的是


废液中初步检测结果
A
NaOH 、KNO3、CuSO4、NaCl
B
NaCl、K2SO4、KNO3、Na2SO4
C
KNO3、NaCl、Na2SO4、HCl
D
HCl、NaCl、Na2CO3、Na2SO4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C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D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可用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于是收集气体并检测该气体
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