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官制的理解准确的是 ( )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 B.爵位 | C.行业 | D.谥号 |
下列话语与“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最不相符的是
A.“君子和而不同” | B.“君子忧道不忧贫” |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下列属于中国直接参与签署的文件包括
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
③《布雷顿森林协定》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
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
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 | B.大多国家遭受过殖民侵略 |
C.面临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 D.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