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修改自1866年编纂的《北德意志邦联宪法》,并由多个单独的文件汇总而成,被德国历史学家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俾斯麦帝国宪法”这部宪法实质上反映出
| A.宪法规定首相的权力极大 |
| B.宪法对欧洲等国的影响深远 |
| C.俾斯麦对立宪起到关键性作用 |
| D.宪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每周评论》载:“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的和平,什么威尔逊的十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其后,中国人“站起来直接解决”的行动是
| A.发起新文化运动 | B.爆发五四运动 | C.成立中国共产党 | D.开展国民革命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理由是
| A.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 |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D.确认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起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