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
A.鼓励垦荒,扩大播种面积 |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打倒孔家店 |
C.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 |
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 |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