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 A.加一定量的水 |
|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
| C.略降低温度 |
| D.该温度下,蒸发少量水 |
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存在错误的是( )
| A. |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对应关系
①金--由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 |
| B. |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①氧气能助燃--作高能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
| C. |
有关"污染源--污染物--解决策略"的对应关系
①吸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戒烟 ②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不食用 |
| D. | 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 --两个氮原子 | B. | --一个钙离子 |
| C.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2价 | D. | --三个过氧化氢分子 |
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 |
| B. |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 |
| C. | 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 |
| D. |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类别 | 单质 | 氧化物 | 碱 | 盐 |
| 实例 | 铜、白磷 | 氧化镁、水 | 烧碱、生石灰 | 氯化钠、硝酸铵 |
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所列物质 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于7的一定是酸溶液 | B. | 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
| C. | 等于7的一定是水 | D. | 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