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杯20℃时的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
B.加入溶剂 |
C.倒去一半溶液 |
D.蒸发溶剂 |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
D.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4.0 |
O.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6 |
7.2 |
0.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5.6g
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
D. 反应中a与b的计量数之比一定为2:1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Cl NaOH | B.KOH Na2CO3HCl |
C.KNO3NaOH FeCl3 | D.AgNO3BaCl2HNO3 |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在t1℃时,配制的甲、乙、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甲﹥乙﹥丙 |
D.饱和的甲、乙、丙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小海发现实验桌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老师告诉他这三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小海想把它们一次性鉴别出来,你认为比较合适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 | B.碳酸钠 | C.氧化钙 | D.紫色石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