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
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
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
|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
|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
|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在操场上焚烧日货。这种举动
① 属于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② 表达了我国人民反对日本强占山东的决心 ③ 表现了清华师生的爱国情操 ④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中国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
| B.中国民众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 D.民族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
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遇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 B.外国资本 | C.封建官府 | D.地主阶级 |
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工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
① 美国的经济侵略② 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③ 国民政府加强对工业的垄断④ 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