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Fe3+有氧化性 |
Fe 2(SO4)3可作净水剂 |
B |
浓硫酸有腐蚀性 |
常温下浓硫酸不能用铁罐盛装 |
C |
Cl2是非金属单质 |
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
D |
熔融状态的Al2O3中有自由移动的Al3+和O2- |
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
C.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ClO-+H2O+SO2=Cl-+SO42-+2H+ |
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
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滴加足量稀HNO3,若有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
B.向某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C.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则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SO42- | B.Na+ | C.Ba2+ | D.NH4+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无明显变化 |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试剂 |
A |
食盐(细沙) |
NaOH溶液 |
B |
CO(NH3) |
浓H2SO4 |
C |
CO2(SO2) |
Na2CO3溶液 |
D |
NaHCO3溶液(Na2CO3) |
Ca(OH)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