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
C. 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20
D. 称量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株洲晚报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 2
B. 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C. 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
D. 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右边为除杂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钙)水
B. 氧气(水蒸气)浓硫酸
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铁粉
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C 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C O 具有可燃性
D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
该反应放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