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pH=1的乙酸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的小 |
B.乙酸溶液中c(CH3COOH)大于NaOH溶液中c(Na+) |
C.若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有:c(Na+)= c(CH3COOH) + c(CH3COO-) |
D.分别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 |
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CH3COOH)/ c(H+) 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水 | B.加少量冰醋酸 | C.降低温度 | D.加少量烧碱溶液 |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Cl-、NO3-、S2- | B.Na+、Ca2+、Cl-、HCO3- |
C.K+、Ba2+、Cl-、NO3- | D.SO42-、Mg2+、I-、S2O32- |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
B.5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C.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溶解度:小苏打 < 苏打 | B.密度:溴乙烷 > 水 |
C.硬度:晶体硅 < 金刚石 | D.碳碳键键长:乙烯 > 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