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说明铁粉能吸收水分 |
| B.浓硫酸可以盛放在铝桶中,说明铝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
| C.硫酸铝与碳酸氢钠能制作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剧烈双水解反应 |
| D.用氢氟酸雕刻玻璃,说明氢氟酸是强酸 |
电解84.7mL、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8g·cm-3),过一段时间后,电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5%(用石墨作电极),这是因为()
| A.溶质增加了3.5g | B.有1mol水被电解 |
| C.在阳极生成2gH2 | D.在阳极生成16gO2 |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稀硫酸,分别加入0.1mol两种金属,反应后需在游码中拔动0.2个大格后,天平才能恢复平衡。两金属是()
| A.镁和铝 | B.铁和铝 | C.镁和钠 | D.铁和铜 |
若某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Cu+2H+=Cu2++H2↑,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一定为原电池 | B.该装置一定为电解池 |
| C.金属铜为电解池的阳极 | D.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硝酸溶液 |
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H2O(g)
H2(g)+CO2(g)
H>0
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 A.升高温度 | B.加入催化剂 |
| C.再加入n molCO和n molH2O | D.再加入2n molCO2和2n molH2 |
在稀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体系:NH3·H2O
NH4++OH-,当增大溶液的pH时,c(NH4+)会()
| A.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B.增大 |
| C.减小 | D.无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