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1的某溶液X中仅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
B.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Cl- |
C.溶液X中一定含有Al3+、NH4+、Fe2+、SO42-、H+ |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44.8 mL(标况),则X中c(Fe2+)="0.06" mol·L-1 |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N2O4(g) ![]() |
B.N2(g) + 3H2(g) ![]() |
C.H2(g) + I2(g) ![]() |
D.2SO2(g) + O2(g)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
D.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结晶析出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 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A |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 |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其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
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 | D.铝热反应 |